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学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 >  历史 > 内容页

高中汗青学考重点常识点 汗青常常会考什么

2022-08-31 20:27:01历史访问手机版363

  抗日和平的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保护国度主权的妥协,也是中国国民百余年来支持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获得完全成功的全民族解放和平,而且还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勾结,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汗青必考常识点有什么

  古代中国的政治轨制:

  1.西周的分封制

  特点:周皇帝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2.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承继制;

  影响:包管贵族的把持位置,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波动与勾结。

  3.秦朝是中国汗青上第一个统一的、地方集权的封建国度。地方集权轨制的构成:

  1皇帝轨制:①“皇帝”称呼的由来 ②皇帝轨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轨制的焦点内容:皇权至上、皇帝专制

  2地方当局的三公九卿制和中央奉行郡县制

  ①秦朝地方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地方行政体系体例

  第2、充沛表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弃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设立建设地方集权轨制的底子性革新。

  郡是秦朝地方当局辖下之处最高一级行政单元。

  4.巩固统一的办法:①公布秦律②统一怀抱衡、货泉和车轨③统一笔墨

  5.秦朝地方集权轨制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开展; ②初步奠基故国版图,巩固国度的统一 ③构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设立建设了地主阶层对泛博国民的独裁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国民处境的好转。

  2对后代的影响:

  秦朝设立建设的地方集权独裁统治的政治轨制具有很大的创始性,它奠基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轨制的根本格式,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时加强与完善。

  6.中国古代政治轨制的次要特点:

  1独裁主义地方集权的不时加强是它的开展轨迹。

  2在地方政权中,相权不时减弱,君权不时加强。在地方与中央的干系中,地方严格把持中央政权,不答应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中央官吏必需从命上级,中央从命地方,最后服从于地方。

  7.明清加强君主独裁的影响:

  积极感化:有助于多民族国度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宁,经济开展和文化昌盛为康乾盛世的呈现供给政治保证。

  悲观感化: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发明力,阻碍了本钱主义抽芽开展,减缓了社会开展的步调,是造成中国掉队于东方的次要缘故原由之一。

高中汗青常识要点

  1、维新变法

  a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共同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认君主独裁统治,《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

  梁启超宣布《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严厉批判了君权论。

  b感化:①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活动;②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水;更是一次开展本钱主义的变革活动。

  2、新文化活动

  a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李大钊

  b内容:①倡导民主科学,支持愚昧迷信;倡导新品德,支持古道德;倡导新文学,支持旧文学。②十月反动后,进步前辈的常识份子,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活动进入新时期。

  c影响:①坚定了封建思想的统治位置;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失掉发扬;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达发明了有利条件。

  3、三民主义

  a“驱除鞑虏,规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思想;“创建中华民国 ”,即民权主义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焦点;“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思想。三民主义是比拟完整的资产阶层民主反动大纲,是辛亥反动的指导思想。

  b1924年百姓党一大上,从头表明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开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互助的政治根蒂根基,鞭策了百姓反动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