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学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知识点 > 内容页

初二物理力学常识点收拾整顿 必考易错常识点总结

2022-04-09 17:09:01中考知识点访问手机版161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感化。下面就和小编一块儿懂得一下,供大师参考。

初二物理力学常识点收拾整顿

  1.力发生的条件:①必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需有彼此感化(可以不打仗)。

  2.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感化是彼此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动物体的活动状态(动←→静、快←→慢、标的目的改动);③力可使物体发作形变(不克不及说改动形变或物体形变发作改动)。

  3.力的三要素:大小、标的目的、感化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感化后果)。

  4.力(F):国际单元是牛(顿),标记是N;2个鸡蛋在手上敌手的力大约是1N。

  5.弹力的大小:F=kx此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自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自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按照这个道理制成的:在必定范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反比。

  6.弹力的标的目的:与受力物体形变标的目的相反;罕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撑持力。

  7.物体间力的感化是彼此的。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外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施加力。换句话说,发生力的物体,便是见礼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也就是说要发生力,必需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8.力是物体对物体的感化。物理学中,凡是把物体间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感化。物体间里的感化体式格局有两种:一种是间接打仗而发生的力,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另外一种是物体间不间接打仗而发生的力,如物体间的吸引、排斥等。

  9.力的感化后果:一是力可使物体的形状发作改动;二是力可使物体的活动状态(活动标的目的和速度大小)发作改动。

  10.测量力的大小的东西叫测力计。尝试室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次要是由弹簧、刻度盘、指针构成的。

  11.摩擦力:两个彼此打仗的物体,当它们要发作或曾经发作相对于活动时,就会在打仗面上发生一种阻碍相对于活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用f来透露表现)

物理必考易错常识点总结

  1、重力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发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G=mg此中g=9.8N/kg它透露表现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标的目的:竖直向下(垂直于程度面),[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其应用是重垂线、程度仪辨别查抄墙是不是竖直和面是不是程度。

  重力的感化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感化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划定规矩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多少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2、惯性

  惯性:一切物体不管它是静止的还是活动的,都具有一种保持它本来活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活动状态无关。

  惯性定律(牛顿第一活动定律)一切物体总坚持的本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活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动这种活动状态为止。

  3、摩擦力

  界说:两个互相打仗的物体,当它们要发作或已发作相对于活动时,就会在打仗面上发生一种阻碍相对于活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分类:摩擦力分为静摩擦与动摩擦,此中动摩擦又分为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

  滚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与物体的粗拙水平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即是同不断线上的外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