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学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知识点 > 内容页

是谁创造的造纸术?

2022-07-13 09:24:02中考知识点访问手机版466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中国曾经有了造纸术,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良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颠末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当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简单找到,又很廉价,质量也进步了,渐渐遍及使用。为怀念蔡伦的功劳,后人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造纸技能

  汗青上关于汉朝的造纸技能的文献材料很少,因此难以懂得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猜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总体来看,造纸技能环节浩繁,因此必定有一个开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中国劳动听民临时经验的堆集和聪慧的结晶。

  在造纸术创造的初期,造纸原料次要是树皮和破布。事先的破布次要是麻纤维,品种次要是苎麻和大麻。据称,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期,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后期用于纺织。事先所用的树皮次要是檀木和构皮(即楮皮)。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时的西汉初年,纸已在中国问世。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酿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粗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外表不服滑,还不合适于书写,一样平常只用于包装。

  直到东汉和帝时期,颠末了蔡伦的改良,构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术工艺流程,其过程大抵可归结为四个步调:

  第一是原料的别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办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离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办法堵截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叉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TAG标签: 是谁发明的造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