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学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 >  语文 > 内容页

空言无补成语典故的主人公和谁有关(有关友情的成语典故)

2022-11-16 18:08:08语文访问手机版421

  空言无补的主人公是赵括。赵括是赵国人。空言无补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记》,赵括间接招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意思是在纸面上评论辩论兵戈而不付诸实际步履。被白起坑杀40万赵国兵士。

空言无补成语典故

  空言无补经常使用于比方人空口说理论,不必实际步履办理成绩,也用于比方无法成为现实的空口说。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书,评论辩论用兵兵戈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可以或许抵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兵戈的事,赵奢不克不及驳斥他,但是赵奢不供认他有军事才干。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此中的缘故原由,赵奢说:“兵戈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垂手可得。借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假如必定要他担当将军,那么毁掉赵国部队的必定是赵括。”比及赵括将要出发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成以做将军。”

  赵括替代了廉颇担当抗秦大将后,全部变动原本的规律和规则,并撤换从头布置军官。秦将白起传闻了这件过后,便派出勾引赵括做堕落误断定的小股队伍,佯装失败,却隔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部队兵士饥饿,赵括率领精锐的战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部队大北,于是几十万战士降服佩服于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年幼时在其父赵奢的影响下熟读兵法、舌粲莲花,却无实战经验。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替代廉很是将。上任后便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东南主动引兵反击,被秦军包抄。期间曾构造屡次包围,但均不成功。

  在被围46天后,赵括在包围时失踪赵兵认为多是畏罪潜逃。40余万赵兵只得降服佩服,后被秦将白起全部坑杀。此役为出名的长平之战。赵括因败北而葬送40余万将士性命和赵国出路而成为千古笑柄,其古迹成为成语空言无补。

空言无补出自哪一个时期

  “空言无补”是战国时期的故事。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记》: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纳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计谋,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叙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次要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