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学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升初 >  学习方法 > 内容页

中考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概要

2021-07-09 01:30:10学习方法访问手机版443
中考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概要
中考现代文阅读文体知识概要

记叙文文体知识

表达技巧(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特色)人称、写作顺序、修辞手法(句子)、表现手法(段落)、表达方式(文章)、描写方法、线索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一、概念:(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人景物事、抒情)

二、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三、人称:(我:主观的真实性『选材特点』;你:拉近距离,增加亲切感;他或她:具体、全面、叙述不受任何限制)

四、写作顺序:(顺叙:时间、事情发展;倒叙:设置悬念;插叙:与中心内容无直接关系,可删,文中;补叙:补充中心内容,不可删,文中或文末)

五、描写方法:(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景物:多感官(视、听、触、嗅)和多角度;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六、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双关、引用、反语、拈连、借代)

七、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铺垫、伏笔、白描、设置悬念、过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卒章显志、开门见山、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详略、动静结合、联想与想象、前后照应)

八、线索:(反复出现的事物、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时间、地点、情感变化)

九、小说:(概念;要素)

说明文文体知识

一、概念:(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释事物和阐发事理)

二、分类:(事物和事理、一般性和文艺性)

三、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四、说明方法:(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引资料、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摹状貌)

五、结构:( 总分式、 )

『全文』 『说明过程』

六、语言特点:(准确性、科学性、生动性)

议论文文体知识

一、概念:(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述观点和反驳观点)

二、分类:(立论文和驳论文)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四、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分、并列、对照、层进』

五、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六、论证思路:(首先提出论点、进而运用论证方法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印证观点)

七、语言:(严密性、概括性、鲜明性)

中考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点概要

一、文言实词(180个左右)

重点实词举例:



1、通假字(62个)



2、古今异义字(60个左右)



3、一词多义(60个左右)



4、词类活用



二、文言虚词(16个)

◎:1、结构助词,的2、取独(不虞『意料』君之涉吾地《左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翻译为的)3、第三人称代词4、宾语前置5、定语后置6、去、往、到7、指示代词,这,此

◎:1、第三人称代词2、指代:那个,那些3、表疑问:难道(其真无马邪)4、表如果(其业有不精)

◎:1、表并列2、表承接3、表转折 4、表修饰】

◎:1、因为(不以物喜)2、凭借(何以战)3、把、拿、按照(策之不以其道)4、来(属予作文以记之)5、以致、因而6、认为(皆以美于徐工)】7 表并列,承接,修饰,相当于而(近岸,卷石底以出)8 通假字,通已,已经(故以怪之矣)

◎:1、介词:在 (苟全性命于乱世)2、表对象:译为向,对,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译为与,跟,同(每自比于管仲、乐毅)3、表被动(受制于人)4、表比较(莫甚于死者)5、表原因:因为(生于忧患)6 、译为到(达于汉阴)



三、句式

1、判断句

2、被动句

3、省略句

4、倒装句

5、固定句式

四、划分节奏/断句



五、翻译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留(人名、地名、年号、朝代名等)、补(单变双;省略的成分)、删(语气助词)、换(转换为现代表达)、调(语序)

TAG标签: 论证 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