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学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 >  语文 > 内容页

班师表原文及翻译 作者是谁

2022-09-01 18:07:24语文访问手机版232

  《班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光复华夏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诚恳委婉的言辞劝勉后次要闭目塞听、严明惩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班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本日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求助紧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倒闭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尊大,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横行霸道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表里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觉得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觉得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不和,好坏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尔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感喟怅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从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贵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当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感动,遂许先帝以奔走。后值颠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奉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拜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华夏,庶竭驽钝,攘锄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堪受恩感谢感动。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班师表》翻译

  先帝创始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半途归天了。目下当今天下分为三国,蜀汉国力单薄,处境艰巨。这的确是国度求助紧急存亡的时期啊。不外宫庭里侍从保护的官员不怠惰,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贪生怕死,大约是他们回想先帝对他们的出格的知遇之恩(作战的缘故原由),想要报酬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该当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奋发有弘远志向的人的志气,不该当随便看轻本人,说不得当的话,以致于梗塞人们忠心地进行奉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不该有所差别。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动忠善的人,都该当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表现陛下处置国是的公道严明,而不该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办法差别。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老实、心志忠贞纯真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不管工作大小,都拿来跟他参议,这样当前再去实施,必定可以或许补偿错误谬误和疏漏的地方。失掉更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操行善良公道,精通军事,畴前任用时,先帝称誉他很有才干,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虎帐中的事,都拿来跟他参议,就必定能使部队勾结同心专心,差别才干的人各得其所。

  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昌隆的缘故原由;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缘故原由。先帝活着的时候,每逢跟我评论辩论这些工作,何尝不感喟而怅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败北。侍中、尚书、长史、从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望陛下接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代的回复,就不可企及了。

  我原本是布衣,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当中知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访问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定见,我因此非常冲动,就容许为先帝奔波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承受任务,形势求助紧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胆小如鼠,所以临终时把国度大事拜托给我。承受遗命以来,我日夜担心感喟,只怕先帝拜托给我的大任不克不及实现,以致毁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度过泸水,深入到火食稠密之处。目下当今北方曾经安定,兵员装备曾经充分,该当鼓励将领兵士,安定华夏,但愿用尽我平庸的才干,根除奸邪凶恶的朋友,兴复汉室的任务拜托给我,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酬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事务,斟酌道理,毫无保存地奉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但愿陛下可以或许把伐罪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拜托给我,若不克不及完成,就治我的罪,(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假如没有复兴圣德的倡议,那就叱责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不对;陛下也应自行策划,毫无保存地供献忠诚的倡议,采用正确的行动,深切回想先帝临终留下的教导。

  我感激涕零。本日我将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不由得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班师表》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创造家。活着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干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处心积虑,全心全意,死然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班师表》、《诫子书》等。曾创造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革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即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代受到极大爱崇,成为后代奸臣榜样、聪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