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学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 >  语文 > 内容页

西冮月.夜行黄沙道古诗诗意是什么(冮南高纤股吧)

2022-09-15 20:00:01语文访问手机版28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的诗意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方面描写了黄沙岭夜晚的景色。作者描写了夜晚之时枝头的明月、惊飞的喜鹊、缓缓的清风、半夜的蝉鸣、稻香蛙声、疏星稀雨、林边茅店及溪边小桥各类风景,揭示了村落夏夜之时的如画美景和自然风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似乎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评论辩论着歉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仿佛在说着歉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畴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地盘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呈现在面前目今。

  这是一首描写故乡风景的词,读后让我们感触感染到一种安静的糊口美。词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惊鹊﹑鸣蝉﹑蛙噪这些山村独有的声音,揭示了山村夏夜独有的情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解释

  ①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为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美丽 动听的画面。而贯彻全篇的倒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歉收的高兴。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又懂得农民对歉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美丽 ,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似乎临其境,馀味无穷。

  ②《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③黄沙:黄沙岭,在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湖时,经常往来颠末此岭。

  ④别枝:旁枝。

  ⑤旧时茆店:过来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

  ⑥社:地盘庙。社林:地盘庙周围的树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名稼轩,汉族,历城人。出身时,华夏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与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抚慰使等职。

  一辈子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规复国度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忿,对事先执政者的耻辱求和颇多斥责;也有很多吟咏故国国土的作品。

  题材广漠又善化用后人典故入词,作风沉雄豪放又不乏细腻柔媚的地方。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分歧,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